[人民日報]靳諾:“實事求是”與核心價值觀同頻共振

來源:人民日報

  青年大學生是社會上最活躍、最有前途的群體,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中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年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決定了未來中國的精神風貌。當下大學生成長于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個性鮮明,思想活躍,主體意識、獨立意識比較強。同時,青年大學生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用核心價值觀引導和教育青年大學生十分重要。

  而校訓是核心價值觀在高校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的直觀表現(xiàn),是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的重要載體。

  記者專訪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聽她結合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的校訓談用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學子。

  記者:您覺得人大的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哪些精神是契合的?

  靳諾:校訓是一所學校的精神標識,往往會對青年學生的精神氣質(zhì)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烙下了鮮明的印記,使之形成與其他高校學生不一樣的精神特質(zhì)。例如,社會對人民大學學生的評價就是踏實好用,這與人民大學“實事求是”的校訓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

  “實事求是”的校訓,既是中國人民大學走過革命歲月,始終追求真理,和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實寫照,也是學校面對現(xiàn)實的機遇和挑戰(zhàn),勇于堅守、敢于創(chuàng)新的生動縮影;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多維闡釋;既在個體層面融入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又在社會層面貫穿了“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美好追求,進而激發(fā)出廣大師生在國家層面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熱情,形成了人大的精神特質(zh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頻共振、互通共融。

  “實事求是”一詞出于《漢書·河間獻王傳》,傳承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時,“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思想路線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歷來為我們黨所重視。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親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實事求是”的校訓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血脈。另外,“實事求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體現(xiàn)了共同的核心價值理念。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人,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必然認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理念。如果您實事求是地看待自我,看待他人,您必然能平等地、公正地對待他人,必然是一個敬業(yè)的、誠信的、友善的人。

  記者:您希望通過校訓讓青年學子建立怎樣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何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

  靳諾:校訓是核心價值觀在高校日?;?、具體化、形象化的直觀表現(xiàn),是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的重要載體。中國人民大學高度重視校訓對學生弘揚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作用。

  一是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校訓。成仿吾校長曾說:“陜北公學的教學工作有三條原則:一是理論和實際相聯(lián)系,二是教學內(nèi)容少而精,三是教與學一致。”這一傳統(tǒng)自陜北公學孕育,一直傳承到今天。二是在校園文化中突顯校訓。我們將篆刻著“實事求是”4個大字的漢白玉巨石矗立在學校東門正中央的顯著位置,讓每個進入人大的學生第一眼就看到校訓。三是學校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踐行校訓。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千人百村”社會調(diào)研活動,引導學生到農(nóng)村、到基層一線了解國情,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良好學風。

  記者:通過校訓引導和教育青年學子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您覺得還應該注意什么?

  靳諾:校訓應當個性化。目前國內(nèi)高校的校訓往往類同,難以體現(xiàn)不同高校的文化和精神特質(zhì)。同時,校訓應當有歷史的積淀。校訓不是反映某個個體的意志,而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慢慢積淀的。沒有歷史積淀的校訓,不可能得到師生的認同。另外,校訓應當有文化的品位。大學是文化的殿堂,缺乏文化底蘊的校訓,不可能有長遠的精神魅力,不可能傳之久遠。當然,校訓還應當反映大學的特質(zhì)。大學承擔著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知識、培養(yǎng)人才、服務社會的職能,其校訓應當反映大學不同于其他組織的特質(zhì),通常與求知、育人聯(lián)系在一起。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要立德樹人,校訓反映一所大學最本質(zhì)的價值追求和文化精神,必定要落實到辦學全過程,體現(xiàn)在所有環(huán)節(jié)。我們一定要將“實事求是”的校訓精神貫穿在人民滿意、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創(chuàng)建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努力。

  《人民日報》(2014年08月0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