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庚公益基金光華思源工程六校交流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5月19日,以“新時代·新青年·新思想”為主題的2018年永庚公益基金光華思源工程六校交流會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北大廳舉行。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侯寶森,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永庚公益基金捐贈人朱偉人,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永庚公益基金捐贈方代表呂秀全,北京巧女基金會法務總監(jiān)黎穎露,以及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永庚公益基金及合作方代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各校杰出校友和師生代表參加了本次交流會。交流會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羅建暉主持,國際關系學院金燦榮教授作主旨報告。

   侯寶森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大家圍繞“新時代·新青年·新青年”這一交流會主題,為青春喝彩,為夢想加油,推動思源計劃在新時代再出發(fā)再前進。他對朱偉人的慷慨捐贈與無私奉獻表達了誠摯的敬意與感謝。同時強調,在新時代,思源項目要進一步拓展人才培養(yǎng)路徑,進一步與實踐結合、與人民結合、與時代結合、與國際結合;希望思源學員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于青年學子的殷切希望,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洪大用代表學校向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朱偉人先生及各位捐贈方代表致以衷心感謝。他表示,思源的理念和思想,與人民大學“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共通的。學校將與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永庚公益基金深入合作,與各兄弟高校攜手共進,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和輸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膬?yōu)秀青年。希望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能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探究新時代的豐富內(nèi)涵,增強自信、保持定力,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找準航向,領時代之新,筑強國之路。

   金燦榮以近期熱點“中美貿(mào)易戰(zhàn)”為案例解讀新時代大國關系。他表示,新時代兼具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兩種屬性,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崛起是確定的,而歐美大國與他國關系具有一定不確定性,要牢牢把握這一時代大勢來分析、看待新時代的國際關系問題。在談到中興事件時,他強調,在新時代,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保障國家發(fā)展與國家安全,當代青年人任重道遠。

   在“新時代的青年責任”為主題的校友導師沙龍環(huán)節(jié),清華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王熙、中國人民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何潤鋒、吉林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張學智、復旦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龔朝暉、廈門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郭振忠、中山大學思源計劃校友導師楊帆等六位校友導師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與同學們進行深入交流。

   六位校友導師分享之后,朱偉人表示,“受助、自助、助人”的價值理念將六校思源項目緊密聯(lián)系起來,六校在發(fā)揚自身辦學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傳承思源精神。他強調思源學員們要學會參與合作,學會信任他人,結伴而行,永不停息,奔向人生不同階段的目的地。朱偉人表示在六校思源學員們的身上看到了將來,而這一將來是美好的,中國是強大的。

   當天下午,分組快速輔導Speed Mentoring環(huán)節(jié)開展。六校思源學員被分為九組,每組成員與不同的校友導師分別進行五分鐘一對一交流溝通。在五分鐘的快速輔導中,校友導師們迅速抓住學員們所提問題的核心,為學員們在人生理想、職業(yè)規(guī)劃、學業(yè)生活方面帶來許多獨到而深刻的見解,為思源學員排憂解難、指點迷津。

   為了提高會議成果質量,更有效地促進六校思源人合作交流,引導思源人關心社會現(xiàn)實,進行有針對、有深度的社會問題思考,六校交流會主題報告會以鄉(xiāng)村振興、“雙一流”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準扶貧、中國創(chuàng)造等時代熱點為主題,思源成員所組成的9個跨校跨院系調研組分別帶來了內(nèi)容詳實、思想深刻的項目成果展示。

   第一組以“記得住的鄉(xiāng)愁”為題,聚焦鄉(xiāng)村振興,回應時代所需與人民所想,探求農(nóng)村發(fā)展之道。第二組主要關注“雙一流”建設和高等教育發(fā)展,對“雙一流”建設進行展望。第三組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進行了深入探析,認為貧困和戰(zhàn)爭依然是世界所面臨的困境。第四組關注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介紹了創(chuàng)客在精準扶貧和促進農(nóng)村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第五組以城市中的垂直森林為調研主題并作了詳細介紹,進一步豐富了大家對于城市發(fā)展、城市景觀與城市環(huán)境的認識與理解。第六組關注中國創(chuàng)造,介紹了產(chǎn)學研體制的優(yōu)勢,進一步說明了科技創(chuàng)新對于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第七組聚焦民生社保,關注社會保險制度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積極關注人民群眾的需要。第八組關注到當下科技熱點中的人工智能,關注人工智能融入生活之后所帶來的影響與應對策略。第九組聚焦文化傳播,挖掘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內(nèi)核,探索中華文化應該如何“走出去”,從而“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

   各小組展示后,人大求是思源六期學員向朱偉人贈送了《人大精神,思源情懷》組圖。四幅扇面畫分別畫有人大校樹銀杏、人大?;ㄓ裉m、實事求是石與一勺池,這些意象與景色不僅象征著人大的大學精神與辦學歷程,也蘊含著人大人“實事求是”的品格與“受助、自助、助人”的思源情懷。二者相互結合,構成了人大求是思源學員“求是求實,思源思遠”的價值追求。

   來自六校的校友導師最后分別對九個調研組的報告進行總結與評價。導師們認為各組的調研成果內(nèi)容豐富,體現(xiàn)了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思源學員的不同思考。同時,也希望思源學員們能夠繼續(xù)深化調研主題,進一步扎根中國大地,了解更多社會現(xiàn)象,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為國家發(fā)展與民族振興貢獻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