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進入“爆發(fā)時代”

201410月31日 國際先驅導報

通過在線教育,人們可以更為方便地進行“充電”。
  身處不斷變化的社會,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希望充實自己的知識,適應新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大學生和年輕白領尤為典型,于是依托網絡平臺分享各類知識、資源的線上教育應運而生。
  每天,下班回到家的北京職場白領柯小嵐,都會拿出iPad打開“網易公開課”,接著之前的進度,花60分鐘聽完耶魯大學《博弈論》的第3課……
  而柯小嵐正是當下中國在線教育用戶的一個縮影—利用零散的時間,補充一些通識類或實用型的知識,不斷為自己充電。
  最近,作為“舶來品”的在線教育吸引了互聯(lián)網巨頭的目光,新東方牽手騰訊、百度入資傳課網、阿里旗下的“淘寶同學”蓄勢發(fā)力,注資在線教育,加上此前早已入局在線教育的網易,以及在美上市的歡聚時代YY……千億級的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是否會迎來新一輪爆發(fā)期?
  三大主流模式占據(jù)市場
  柯小嵐從四年前開始接觸的“網易公開課”,算得上是國內在線教育的先行產品之一。而這僅僅是在線教育產品的一例。對比國內外現(xiàn)有的各種在線教育模式,這個行業(yè)的各類平臺、產品已經是五花八門:
  一類是像網購商品一樣,用戶只要在平臺上選擇需要的課程,付款之后就能通過網頁和客戶端使用,對課程內容是否滿意,直接在網站上給評價。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同學”、網易云課堂、百度是其中的代表。
  這類平臺自身并不推出產品,而是為教育機構或個人提供錄制、發(fā)布課程,交易和反饋提供技術支持和平臺服務,課程的質量主要通過消費者的評價體現(xiàn),好評的課程就算價格略高,也照樣有很多消費者購買,相對沒什么價值的課程,學生們會直言不諱提出來。8月21日,一向以課程直播、在線語音互動見長的在美上市公司歡聚時代,其旗下的“100教育”宣布推出開放平臺戰(zhàn)略,也謀劃打響平臺戰(zhàn)術—以打造教育平臺的模式吸引線下第三方教育機構入駐。
  對于出國留學、外語考證的廣大群體而言,新東方在線、滬江網校等以語言學習為主的網校,或許更為熟悉。這些平臺自制內容,由機構內的老師錄制課程視頻,發(fā)布在機構的平臺,相對來說比較系統(tǒng)。新東方在線副總裁潘欣表示,新東方在2000年提前布局線上教育,目前擁有互聯(lián)網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移動應用下載量也已經超過1200萬。
  第三類模式則是近兩年風生水起的“舶來品”MOOC。MOOC是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縮寫,意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起源于美國,是將名校課程搬到網絡平臺上,搭配學習和管理系統(tǒng),像真正的大學課程一樣,如果你學完整個課程并通過考試,可以獲得證書。
  一些互聯(lián)網公司和機構正在讓MOOC在國內“落地”。果殼網與美國的三大MOOC平臺合作,讓國內的自學者也可以利用美國名校的資源,還可以通過果殼網的平臺與學習同樣課程的中國網友交流討論。網易則是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與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愛課程網合作,推出了中國大學MOOC,邀請國內985高校進駐,自今年5月上線以來注冊用戶已經有50萬。
  線上線下各有利弊
  據(jù)了解,目前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細分領域: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留學教育、職業(yè)技能教育、外語教育、興趣愛好培訓以及綜合平臺類。其中,職業(yè)技能教育、中小學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占據(jù)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不過,盡管在線教育成為一些參與者提升自我的一種方式,但在果殼網的《MOOC中文用戶大摸底》中,2440名使用過MOOC課程的受訪者中僅有6%最終拿到了所有選擇課程的證書,調查顯示,因為希望學習新知識而使用MOOC的人數(shù)最多,而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可以投入的時間有限。
  也有一些受訪者擔憂,除了目標性強的技能型、外語考證類培訓,讓中小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拿著平板電腦或是坐在電腦前學習,學生的自制力很可能會難以堅持。
  根據(jù)《2013中國在線教育調查報告》報告,受訪用戶表示,目前在線教育的主要問題在于缺乏互動性和現(xiàn)場感。就職于上海一家中小學課外補習學校的補習老師宋民瀚認為,中小學教育階段,在線教育更適合作為多媒體輔助,因為學生的自制力可能并不過關。單從成人教育的角度來看,國內的“學習型社會”仍在形成過程中,目前盈利模式比較清晰的仍然是各類考證、考級培訓。
  “不管能否堅持到最后,互聯(lián)網讓有求知欲的人能找到學習的平臺,坐在電腦前就能聽國內外名師講課,開卷有益,總會有一些收獲。”剛剛工作一年的“職場新人”劉慧慧說。
  潘欣坦言,以新東方在線為例,考慮到不同學習方式的特點,線上課程與線下課程的設置有所區(qū)別,無法簡單比較,總體來說,線上課程相比線下課程有一定價格優(yōu)勢。
  讓教育資源均等化
  對于在線教育的未來,一些行業(yè)觀察者持樂觀態(tài)度。線上線下兩種教育模式有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互相補充,共同促進教育發(fā)展,用互聯(lián)網技術解放教育生產力。
  根據(jù)網易提供的數(shù)據(jù),今年五月上線以來,中國大學MOOC的使用人數(shù)已經超過90萬,已經有了不少MOOC鼓勵的追夢人。事實上,在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其意義也在于教育資源均等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線上教育的選擇有很多,通過近年的發(fā)展,也都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但暫未迎來“井噴”。
  “原因之一是,之前沒有哪家公司能單獨培育市場,但現(xiàn)在隨著進入這個領域的公司越來越多,這個問題正慢慢改觀;二是教育的用戶學習周期長;三是在線與面授的用戶體驗差異大,教育并不是標準化產品。”潘欣說。在郭陽看來,部分細分領域缺乏統(tǒng)一的行業(yè)標準,也是在線教育面臨的瓶頸。
  再者是版權問題。版權問題是付費購買在線課程的阻礙之一,盜版的泛濫導致用戶的付費意愿不強。
  對于未來的在線教育模式,受訪者們一致認為“有很多可能”。裴濱峰描繪的一種情形是,在線教育的關鍵應該是人與人的連接,而不僅僅是教育資源的“搬運工”。
  “希望未來每個人拿出手機,你想學到知識,對方有知識也剛好有時間,雙方可以一拍即合,就好像手機打車。將用戶需求與老師資源對接,讓老師在空閑的時間隨時能為有需要的學生上課,讓老師們隨時隨地可以傳播知識,充分解放教師的生產力。”裴濱峰說。
  國外在線教育“生意經”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韋慧 張遙 發(fā)自杭州
  國外在線教育從2001年至今走過了十多年的曲折歷程。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十幾年來,國外在線互聯(lián)網教育已經形成了三種鮮明的辦學模式,即大學自身創(chuàng)辦、企業(yè)與大學合作以及企業(yè)自身創(chuàng)辦。
  大學自身創(chuàng)辦的在線互聯(lián)網教育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各投入3000萬美元(1美元約合6.15元人民幣)于去年底啟動的在線教育項目edX,提供理工科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課程,以技術改進來打破高等教育的門檻。兩所大學的負責人稱,他們將利用edX平臺建立一個龐大的全球性在線學習社群,通過新的交互式學習平臺,讓在線學習的學生出席模擬實驗室,與教授和其他學生互動交流,完成學業(yè)的學生將獲得正式證書。
  企業(yè)與大學合作的主要方式是企業(yè)為大學提供工具、技能、資金等,幫助大學創(chuàng)建并管理在線教育項目。在線大學教育知名企業(yè)2tor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階段,開發(fā)可以讓教授們分享材料、提供教案和交互性課程以及幫助學生的網絡平臺。另外,該平臺目前已經拓展到了移動領域,學生們可以下載2tor的 iPhone、iPad和Android應用,通過攝像頭和3G網絡隨時隨地參與學習。
  自身創(chuàng)辦在線互聯(lián)網教育的企業(yè)的成功范例是美國The Minerva Project,據(jù)報道,該企業(yè)已經獲得高達25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喊出“構建虛擬的在線哈佛大學”的口號。The Minerva Project將和傳統(tǒng)的大學教育一樣,采用4年學制,且全部在互聯(lián)網上完成。學生們第一年將在自己所在國家或所住地完成基本的核心課程學習,從第二年開始直到畢業(yè),學生們要到一個新的國家至少是一個新的城市去學習,至少掌握兩門外語才能順利畢業(yè)。
  盈利模式決定著在線互聯(lián)網教育的生存和發(fā)展前景。記者了解到,目前成功的運營商形成了向學生收費和向學校收費兩種盈利模式。
  向學生收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在線教育平臺Lyada.com,這是一家美國領先的在線教育平臺,擁有超過8.3萬段視頻,采取訂閱模式,以每月25美元的價格提供給用戶,用戶可以不受限制地讀取由優(yōu)秀教師錄制的大量高質量互動視頻內容。
  向學校收費的模式主要被美國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之一的K12國際教育所采用。該公司為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學生提供專有的課程和教育服務,但并不對學生直接收費,而是通過與各種不同的相關學校合作,為其提供課程、在線學習平臺、軟件管理系統(tǒng)和管理的一站式運營外包服務來賺得大部分收入。根據(jù)公司披露,2012財年,這部分營收占總營收的80%以上。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本文關鍵字:在線教育 爆發(fā)時代